
密度
青棗,是一種熱帶、亞熱帶水果。果實營養(yǎng)豐富,脆甜可口。

密度
一年中以1-2月定植,株行距為3 m×4 m,畝栽55株。定植前要先挖定植坑,坑深寬60~80 cm為宜,每塘施農家肥30 kg(或羊糞5~6 kg)和磷肥0.5~1 kg作底肥。種植層用熟土,根不能接觸到肥料。回填時原則上挖出多少土就回填多少土,以免落塘積水造成死苗?;靥钔恋礁i上1~2 cm,淋足定根水。

青棗的主干、主枝等一般斜向生長,結果后更易下垂,同時也影響噴施農藥等中耕管理措施的實施,因此,坐果后、果實膨大前需搭架支撐。材料可用竹子、木條、繩等,搭架高度視樹體高度而定,一般將架材固定于樹體四周,架高1.5 m左右為宜。 [2]
密度

青棗的特征和特性,適宜的環(huán)境氣候條件及育苗、栽種、肥水管
成,客觀地分析了中國臺灣青棗的發(fā)展前景及應注意的問題,對中國臺灣

中國臺灣大青棗又稱中國臺灣甜棗,學名為毛葉棗,為常綠小喬木,是由印度毛葉棗經中國臺灣育種家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的優(yōu)良水果品種。中國臺灣青棗與越南毛葉棗、泰國毛葉棗、毛葉棗雖同種,但品種不同,其特征特性也有明顯區(qū)別。
幾年,發(fā)展面積將超過2萬公頃。

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