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、田間管理
(1)中耕除草。定植后至封行前要及時中耕除草,宜淺鋤,避免傷根。栽后前三年可間作綠肥或豆科作物,結合深翻埋入土中改良土壤,亦可套種其他草本藥材或套種作物;成園后可生草栽培。

(3)整形修剪。幼樹株高80-100厘米時,應剪去主桿頂梢,促其分枝,向四面生長側枝,選留3-4個健壯的枝條,培育成主枝;第二年夏季,在主枝葉腋間選留3-4個生長發(fā)育充分的分枝,培育成副主枝。經(jīng)過多年修剪,使整個植株呈外圓內(nèi)空,樹冠開闊,矮桿低冠的自然心形的豐產(chǎn)樹形。
【種植技術】

【栽培管理】
(2)追肥。一年生幼樹新稍抽發(fā)前施1次氮肥,小雨天撒施尿素0.1kg/株,冬季結合清園配圖溝施有機肥10kg/株;兩年以上結果樹每年施肥兩次,早春萌芽前施萌芽肥,可施復合肥0.3-0.5kg/株、鈣鎂磷肥0.5-0.8kg/株、硼砂0.1kg/株;采果后施有機肥10-15kg/株,沿樹冠滴水線外緣開溝施入并覆土。

2、移栽:選擇含有機質(zhì)的沙質(zhì)壤土和排水良好的地上栽植。栽種以春秋兩季為適宜。移栽時,先挖好窩,窩寬50~70厘米,深34~50厘米,行株距330~400厘米,以三角形或正方形等法定植。挖窩時,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,再施放腐熟的廄肥或塘泥作基肥;先放表土,以防基肥發(fā)熱,影響植株生長;然后將苗種放到細土上面,先復表土,再復心土,后再輕輕把苗向上提一下,并加鎮(zhèn)壓,使根部緊結土壤。種后2~3年就會開花結果。
【栽培管理】

(3)整形修剪。幼樹株高80-100厘米時,應剪去主桿頂梢,促其分枝,向四面生長側枝,選留3-4個健壯的枝條,培育成主枝;第二年夏季,在主枝葉腋間選留3-4個生長發(fā)育充分的分枝,培育成副主枝。經(jīng)過多年修剪,使整個植株呈外圓內(nèi)空,樹冠開闊,矮桿低冠的自然心形的豐產(chǎn)樹形。
2、移栽:選擇含有機質(zhì)的沙質(zhì)壤土和排水良好的地上栽植。栽種以春秋兩季為適宜。移栽時,先挖好窩,窩寬50~70厘米,深34~50厘米,行株距330~400厘米,以三角形或正方形等法定植。挖窩時,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,再施放腐熟的廄肥或塘泥作基肥;先放表土,以防基肥發(fā)熱,影響植株生長;然后將苗種放到細土上面,先復表土,再復心土,后再輕輕把苗向上提一下,并加鎮(zhèn)壓,使根部緊結土壤。種后2~3年就會開花結果。

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