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青葉種植管理技術(shù)要點
幼苗出土后拔去過密的弱苗,苗高6厘米左右,按株距6~10厘米定苗。間苗時去弱留強(qiáng),如缺苗則及時移栽補(bǔ)齊。

大青于11月中、下旬冬季落葉后至翌年的3月中、下旬萌芽前均可移栽,但以12月至1月栽種適宜。移栽時如是苗木過于嫩長,可將頂部嫩莖剪去部分,留苗高30厘米左右,若是主根過長,則應(yīng)剪去根端部分,以免栽種時根系扭曲。然后每穴1株將苗木豎立于種植穴中心位置理順根系,保持根系舒展,填土至栽種穴的50%后,稍作提苗壓實填土,再填土至畦面持平壓實,其上再覆1層約1.5厘米的松土。栽種的深度以超過原苗床根際1厘米左右為宜。栽后隨即用3%稀薄人糞水點穴澆施,以致根系與土緊密接觸,便于成活。
大青

翻耕整地
大青

中藥大青葉的種植方法
播種后保持土地濕潤,以利出苗。幼苗出土后淺鋤,防止壓傷幼苗,定苗后松土除草,經(jīng)常保持疏松,地內(nèi)無雜草。

大青于11月中、下旬冬季落葉后至翌年的3月中、下旬萌芽前均可移栽,但以12月至1月栽種適宜。移栽時如是苗木過于嫩長,可將頂部嫩莖剪去部分,留苗高30厘米左右,若是主根過長,則應(yīng)剪去根端部分,以免栽種時根系扭曲。然后每穴1株將苗木豎立于種植穴中心位置理順根系,保持根系舒展,填土至栽種穴的50%后,稍作提苗壓實填土,再填土至畦面持平壓實,其上再覆1層約1.5厘米的松土。栽種的深度以超過原苗床根際1厘米左右為宜。栽后隨即用3%稀薄人糞水點穴澆施,以致根系與土緊密接觸,便于成活。
在山邊田里種植,只要在環(huán)山坎腳處開設(shè)排水溝,結(jié)合翻耕,施足基肥,按種植規(guī)格要求做成壟畦,碎土趟平便可種植;而在山地緩坡上種植,需在種植帶頂部和適當(dāng)位置開設(shè)避水溝后,整成1.5厘米寬的水平梯地,翻耕施肥后實行水平雙行種植。基肥的使用應(yīng)根據(jù)肥料的種類和土壤基礎(chǔ)肥力而定,掌握粗肥多施,精細(xì)肥少施;土壤肥力好的少施,差的多施;粗肥全層勻施,精細(xì)肥可以溝施或穴施的原則。一般用堆肥37500-45000千克/公頃或欄糞肥30000-37500千克/公頃,磷肥600千克/公頃全層勻施;用餅肥3000-4500千克/公頃或商品有機(jī)肥4500-5250千克/公頃,磷肥375千克/公頃。進(jìn)行溝施或穴施。全層施與溝施的于整地施肥后按行株距45厘米×80厘米的要求開梅花形種植穴待種,穴施按此規(guī)格要求開穴施肥種植。 [3]

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