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電災害的嚴重性首先表現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壞性上,它的產生是目前人類無法控制和阻止的,其特點是雷電放電電壓高、電流幅值大、變化快、放電時間短、電流波形坡度大。雷電的破壞作用在于強大的電流、熾熱的高溫、猛烈的沖擊波、劇變的電磁場,以及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,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,造成人員傷亡、巨大破壞、起火爆炸等嚴重損失。
今天【鈞和電子?浪涌保護器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雷電災害做簡單陳述。
1.雷電災害對經濟建設的危害
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屬于雷電多發(fā)區(qū),雷電既是威脅一些高科技領域的重要災害,也是對化工、石油、礦山開采、加油站、輸電線、高層建筑、森林等易燃易爆炸場所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此外,隨著微電子技術高度發(fā)展及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,使雷害對象也發(fā)生了轉移,從對建筑物本身的損害轉移到對室內的電器、電子設備的損害,雷電產生的電磁感應已成為主要危害之一。
2.雷電災害對信息安全的危害
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發(fā)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。信息技術的核心是微電子技術、通信技術、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。近年來,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(fā)展,各行各業(yè)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,大量有關國家安全、工、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數據信息迅速集中于計算機系統。計算機系統已經成為信息資源的重要載體和儲存庫,但是,雷電電磁輻射干擾對計算機系統的穩(wěn)定性、可靠性、安全性有著直接影響。電磁輻射對計算機系統及其數據存儲所產生的干擾、破壞的危險性與日俱增,成為嚴重的社會化問題。
3.雷電災害對交通安全的危害
雷電對交通運輸安全構成嚴重威脅,全國每年因雷擊而造成的與航空、鐵路、高速公路等運輸安全有關的事故屢見不鮮。雷電可以直擊交通工具產生直接破壞,這對飛機的飛行安全嚴重。鐵路、高速公路的特點是面廣、線長,既有強電設備又有大量的監(jiān)控、通信、傳感等弱電設備,外場設備遍布全路段,空曠地區(qū)往往有突出的設備點,電力線路往往要翻山越嶺,傳輸和控制線路往往穿越復雜的地質層面,這些都是易遭雷擊或雷電感應的薄弱點。